语文查网 > 语文知识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 浅谈高考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浅谈高考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更新时间:2024-03-28 18:03:27

浅谈高考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题型分析

目前的试题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融入到文言语的翻译中去,与考查其他文言知识整合起来,形成表面看是翻译,其实是既考查文言实词,又考查文言虚词,也考查文言句式的综合题。

1、了解文言的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

2、将文言课文的重要句子或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识归纳

l 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

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有时省去“者”,有时省去“也”,有时“者”、“也”都不用。

例1:陈胜者,阳城人也。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例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可译为: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人。

(2)用副词加强判断或构成否定判断。

例1: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可译为:应当做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例2:此则岳阳数之大观也。可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3)以动词“为”代词“是”表示判断。

例1: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可译为: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这是和他们一样的。

2、被动句

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

(1)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

例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例2:其印为予群从辈所得。可译为:他的字模被我的侄子辈得到。

(2)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

例1: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可译为:而您被赵王所看重,所以燕王想和您结好。

(3)用“见”表示被动,或“见”与“于”配合使用,或“见”与“被”对举使用。

例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可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4)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

例1:帝感其诚。可译为: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例2:樯倾楫摧。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3、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1)主语省略

省略主语的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汉语中更多一些。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这句中的主语就省略了。

例2: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这句中的主语也省略了。()表示是省略的主语。

(2)谓语省略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就明,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一般不省略,但在有些情况下谓语也可以省略。

例1: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 )而竭。

例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这两句中的()中就是省略的谓语。

(3)宾语省略。

宾语是动词的受动对象,我们要注意动词谓语,就能分析被省略的宾语。

例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例2:余闻()而愈悲。这几句( )中都是省略了的宾语。

(4)省略介词“于”:介词“于”、“以”在文言文中常被省略。

例1:林尽()水源。

例2:口技人坐()屏障中。

例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 )卷底衣褶中。这几句()中的就是省略的介词。

省略句需要字字对照,句句明其意。

4、倒装句

(1)谓语前置

文言文中有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句子的常式,但有时为了突出谓谏或表达某种感情,也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例: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孰为汝多智乎?(《两小儿辨日》)

(2)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的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具体条件是:以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例:①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②何以战?(《曹刿论战》)

③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

(3)一般句子中,如果宾语需要前置时,必须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间加“之”或“之”“为”“是”等作标志。

例1:何陋之有?(《陋室铭》)

例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4)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定语一般都放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前,古文中有时为强调定语所表示的意义或使句子节奏短而鲜明,可以把较长的修饰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②马之千里者。(《马说》)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④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定语后置句的翻译,可在译文中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之前,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习惯。但也可仍按原句式翻译,定语后置有两种作用,一是突出修饰成分,一是避免定语太长。可根据哪种作用为主,选择不同的对译方法,或者选择其它的对译方法。

(5)状语后置

用“以”和“于”组成介词短语,如果对译成现代汉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而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谓语之后作补语。

例:①屠惧,投之以骨。(《狼》)

②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③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④相与步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⑤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

⑥战胜于朝庭。(《邹忌讽齐王纳谏》)

⑦太祖常劝以读书。(《赵普》)

⑧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亲躬》)

⑨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浅谈高考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由本站小编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