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查网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 如何在阅读题中树立答题的主语意识

如何在阅读题中树立答题的主语意识

更新时间:2024-03-29 16:08:19

在语文考试中,学生丢分最多的项目往往集中在阅读部分,他们常常不能够准确、全面地回答相关问题。尽管老师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审题、扣题、在相关内容中找答题等等方法,可学生们在面对具体题目时总是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不知从何处着手答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从树立学生的答题的主语意识入手,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切入点,为学生较好地完成阅读题提供一个容易掌握的方法。

什么是答题的主语意识?在考试中,当我们遇到一个题目时,我们需要首先明确:这个题目需要我们回答的对象是什么?是“什么人”或“什么东西”,接着就要想“做了什么事”“发生了什么”或“是什么”,由此构成了一个陈述性的主谓句——什么人/什么东西(主语)+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谓语)。在回答中,谓语是根本,主语是关键,如果回答一个问题时,回答对象发生了错误,那么接下来的内容也就错了。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在答题时要牢固地树立回答问题中的主语意识。

如何树立答题时的主语意识呢?下面我结合一些具体题目进行讲解。

首先,学生要养成审题时列举答题主语的习惯。

例1:南京市玄武区2006年一模卷9题:细读选文,说说邹忌和赵奢说话的方式有何不同?你更欣赏哪种方式?为什么?

选文: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赵田部吏①赵奢收田租,平原君②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③,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④,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⑤则上下平,上下平,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⑥,国赋大平⑦,民富而府库实。

【注释】①田部吏:征收农田租税的官吏。②平原君:赵胜,赵武灵王之子,号平原君。③公子:诸侯之子。④加兵:入侵。⑤如法:依法办事。⑥赋:赋税。⑦平:公平合理。

学生在完成这一题时,往往忽视了题目是由三个小问题组成的,遗漏了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会造成扣分。如果他们思考这题时,特别注意问题有几个,确定每个答案的主语(邹忌和赵奢的说话方式……;我更欣赏……;我欣赏的说话方式的原因是……)各是什么,也就抓住了题目的重点内容,再结合材料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就不会出现答案缺漏的现象。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一模卷12题中。

例2: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希望青年要“单纯”而不要“成熟”?请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相关段落:⑤你的单纯是一堵墙。这是青春给你的个性,是你生存于世间宝贵的品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你都会品尝一下,别人如何评价你,你也不会在乎。因为单纯,青春才会留下美好的回忆。珍惜单纯的心境,会使你的人生充满睿智的思考,你不需要所谓的成熟。

这一题是全卷得分率最低的题之一,绝大多数学生都无法完整全面地答题。但他们在读题,审题时能够思考:这个问题包含哪几个小问题?回答问题时,答案的主语分别是什么?而这里的主语有什么特殊之处?(例如:这里的“单纯”和“成熟”的含义与我们一般性的理解一致吗?)他们就能列出如下主语:文中的“单纯”是……,文中的“成熟”是……,作者希望……的原因是……,这就很容易结合相关内容进行答题了。而学生在审题时常常忽略了以上的步骤,答题时往往忽略了答案的主语,所以遗漏了一些主要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在答题前能够仔细审题——弄清题目包含的要求,根据要求逐一列举答题的主语,那么就能避免以上的疏漏出现,那么学生就为全面完整地答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学生在答题时要正确地把握答题主语。

例3,复习卷3题:结合材料的内容补全以下挽联,表达我们对巴金的追念。上联:写巨著,为青年提供精神力量。

材料: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巴金2005年10月17日19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巴金一生丰富的文学创作和“说真话”的高尚品格对中国文坛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以他的体验,以他的整个人格,向人们昭示着:注重道德的冶炼,真诚地做人,与创作出优秀作品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巴金以他的体验,以他的整个人格,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题目要求学生“补全挽联”。上联的主语省略了,但能够确定为“巴金”,那么下联的主语应当是什么?也应当是“巴金”。因为对联表达了对巴金的悼念,是对他一生功绩的评价,此外题目要求我们“结合材料的内容”,材料没有写群众对悼念活动,所以我们只能以巴金为主语来撰写下联。因此,把下联写成“读经典,向巴金学习做人之道”或“缅巴金,让我们注重道德修养”的同学就选错了主语,只有写“说真话,给后辈树立人格榜样”才找到了正确的主语。

正确地把握答题主语,不仅仅要选择正确的答题主语,也要认真地分析有关这一主语的限定性条件。

例如上一个题目,有的同学答到“写散文,为大家留下文学遗产”或“讲道德,使我们明确做人方向”,能否算对?不能。因为他的主语虽然对了,但忽视了题目的中对主语的限定性条件“结合材料的内容”,而以上两条并不符合材料的内容。

类似的错误还有例4:复习卷的13题②第五段中说“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的根本原因是。

相关段落:⑤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戒酒》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他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答案:

1.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

2.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

3.(他)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

4.南宋小朝廷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学生往往选择了这些答案123,而这些答案的区别是前三个答案的主语是“他”即辛弃疾,而答案4的主语是“朝廷”。答案123是不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的原因?的确也是。但为什么不是准确答案,因为题目要求中有“根本”二字,也就是要求学生答出辛弃疾被弃用的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我们把主语定为“辛弃疾”,那么就是说他被弃用的责任主要在于他自己不好,这显然是不对的。实际上,即使是南宋小朝廷自己也清楚他们的做法是不得人心的,因此“根本原因”还是在他们身上。所以主语就只能确定为“朝廷”。

所以,只有确定了答题主语的限定性条件,才能把握好答题的方向。

再看例5:13题①:文章以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辛词的两大特点是:

相关段落:

②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之气和磅礴之势。

③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山,,。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④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抹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当学生明确了回答问题的主语——“辛词的两大特点”——之后很难判断以下的两个答案哪一个正确。

1.凛然之气和磅礴之气;爱国臣子真情流露。

2.用刀和剑刻成的;蘸着血和泪抹成的。

但如果我们弄清了答题的主语的限制性条件——形象化,答案就很清楚了。很明显,答案3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的辛词特点。

由此可见,正确的把握答题的主语,分析清楚答题主语的限定性条件,可以帮助我们弄清答题的范围、方向,从而能够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

那么如何找到题目的主语呢?

一般来说,答案的主语就在题目中找,上述的题目均是如此,只是有的就在题目中,有的需要我们根据题意推断一下,如例1。但有的时候答案的主语不是问题的主语,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推断,特别是在说明文中。

例6:一模卷21题:中国科学家季强为什么将这种化石上的生物命名为“中华龙鸟”?

很明显答案的主语不是“季强”,而是“‘中华龙鸟’得名的原因”,有不少同学答因为季强有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没有把回答问题的主语弄清。

有时候,答案的主语不含在题目中,需要从文章中找出,特别是在说明文中,尤其需要我们注意。

例7复习卷:18题:第二段的画线句中的一系列数据揭示了什么规律?

画线句:人能在72℃时忍受1小时;82℃时能忍受49分钟;140℃时可忍受26分钟。

选文题目:人的抗热本领

以下是学生的答案:

1.人的耐热时间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

2.人的耐热能力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差。

3.人的抗热本领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弱。

这三个答案看上去似乎都不错,也都反应了划线句的规律,但根据文章的说明对象来看,答案3最好。因为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人的抗热本领,要求学生总结的规律也也应当与之相关,这才是最准确的答案。在说明文、议论文中往往会有类似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时的主语需要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在文章找出来。

最后,树立答题的主语意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检查时迅速判断出自己的错误。一方面,当他们在检查时发现答题主语与题目要求不合时,就能立即发现自己做错了,而不需要阅读答案的所有内容。另一方面,当他们发现答案的谓语部分与主语搭配不当或不能准确地表述主语的内容时,就清楚自己的答案出现了问题。

例8:复习卷8题《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语言具有的特点。有的同学填“比喻”,有的填“对偶”,显然与回答问题的主语不符。实际上,如果换个说法,这题就是要求学生回答欧阳修语言的特点是什么。很显然,它的主语是“语言特点”。学生回答的是“修辞手法”是什么,答非所问。如果学生能够从这个思路出发,欧阳修用两两相对的句子,说明他的语言“工整”,他用了一些比喻手法点出景物特征,说明他的语言“形象”。填上这些答案也就对了。

在一模卷中,也有类似的问题,例9:请为南京的某一商品(如:雨花石、云锦、桂花鸭、秦淮小吃)拟一条宣传广告。这一项失分率也很高。有的同学写“南京桂花鸭,好吃不得了”“南京桂花鸭——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这说明他们对主语的揣摩根本不够。主语已经给定了,但谓语必须准确地陈述主语的特点。以上的答案,不能完整地表述主语“南京盐水鸭”的特点,放在任何一个食品中都可以用。他们的答案对主语的陈述就不恰当。

综上所述,确立答题时的主语意识有助于学生全面完整地答题,准确地找到答题的范围和方向,并能够在检查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错误。这对于学生答题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正确完成阅读题的方法还有很,本文仅仅是提供了一点意见,希望能够给予广大的老师更多的启迪。